【散文】〈Nothing〉 2023/05/24


 

注意這是2023五月寫的,公開發表時間並非撰寫時間。

 

熄滅燈光,不是為了睡眠,而是讓自己沉浸在黑暗裡。


有點可笑。讀了那麼多文學經典——不只是消化吸收,而是真正地去研究——想要書寫這篇文章時,卻拿不定主意要寫什麼主題、要從什麼角度出發、要以什麼為中心、要拿什麼來譬喻。


有很多東西可以譬喻。太陽,埃及神祉進入冥界河流之航行,棺架在死者之書描繪的黑暗裡休息沉澱,在其他神祉的護衛下經過九頭蛇妖的血盆大口,最後在東邊重生而煥然照耀。太陽是榮光,是永恆。太陽是毒。最好的工匠為了逃脫做了一對蠟製翅膀,工匠的兒子帶著翅膀起飛,翅膀因太靠近太陽而融化,葬身海底。太陽可以是鄧約翰詩歌裡汲汲營營的老傻子,庸庸碌碌,日復一日地升起,是為了什麼呢?時間的度量衡,去打擾國王的護衛隊或放學的小鬼吧!你沒有我們一半快樂。「照耀我們這兒,你便會遍及四方(Shine here to us, and thou art everywhere)。」永恆的存有,你只需要顧及我們就好。太陽沒有月亮,或霧,或夜晚那麼浪漫。太陽是死亡。歐布萊恩把雷諾中士的屍體安置在擔架上,直升機升起而遠離,他永遠記得雷諾中士當天和另一名士兵嬉戲的場景——看,是彈跳貝蒂,不會怎樣的,我們來打賭,把腳放在上面——然後,士兵最後一個記憶是陽光,被炸飛的腿,和永遠不會被提起的懊悔。


我可以無限列下去。太多了,卻想不到一個合適的場景去描述現在的情緒。以前有強烈的情緒,極端的悲或喜,現在沒有,什麼都沒有。你不能擁有「沒有」。以前我自詡為浪漫主義者,極端的心理狀態在鐘擺兩端迴盪。現在我感覺我是一戰過後的空白,對未來沒有希望。虛無,荒野。人類文明書寫的歷史,書寫虛無要短的多。我找不到相對應的情節,去描述,去比擬,現在的一切


我創造的角色是我的碎片。一段時間以前,文森特出現了。文森特的痛苦是他親手打造的,他困在自行創造出來的迷宮裡。像個死結。他親手將摯愛葬送火海,也因此備受神罰。他不應該獲得憐憫或同情,因為那些是他應得的。


這個禮拜原本想用文森特視角寫一段敘述,關於低潮的敘述。但我發現文森特根本沒有經歷我在經歷的這些,他沒有經歷空虛,他經歷的是深不見底的深淵。


沒有應該要一片空白,但一切依然是陰天。我發覺我可能永遠無法回到文森特那樣的心理狀態了,不確定這是好事還是壞事。


已經兩個月了。連續兩個月陰雨綿綿。


我想到二十世紀以降的那些荒蕪。也許我能從中找到答案。海明威那總是慘淡的、甚至沒有結局的結局。羅夏的存在主義。明天我會把守望者看完。也許我能找到答案。


2023/05/24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